日前,国家的集中带量采购谈判,让冠脉支架(即心脏支架)从上万元的“天价”降到700元的“地板价”。有人心存疑虑:为什么能降这么多?会不会便宜没好货?患者能不能得到实惠?值得警惕的是,一些谣言迎合这些疑虑滋生传播,诸如“纳入集采的支架全是‘过气货’”“效果不好,便宜没好货”“价格这么低,企业没赚头,肯定会偷工减料,价格降低后患者依然得不到实惠”,把子虚乌有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。
近期,一篇题为《心脏支架从1万多降为700元又升回去,这波操作太神了!》的谣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,而且类似的谣言还有不少。在“好货不便宜、便宜没好货”的社会心理作用下,这类谣言不仅极具欺骗性,而且很容易刺激到公众的敏感神经,增加他们的焦虑情绪。
担心质量问题可以理解,但在药品耗材采集一事上,优质与低价可以同时存在。此次集采通过“国家团购”的方式,对产品的成本价进行了摸底,使得冠脉支架市场售价回归到合理空间内,主要针对中间销售环节,企业仍有钱可赚。更何况,在耗材集采过程中,质量始终被作为前提条件。在讲价的同时,相关部门也推出了确保质量的举措,比如国家药监局于11月初发布《关于加强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冠脉支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用十分全面和具体的措施实施质量监督。
耗材集采这局好棋不能在此时被谣言搅乱。此前,药品集采取得了巨大成功,让患者获得了巨大的实惠,假如这种模式能够应用到医用耗材领域,很可能让医用耗材价格也大幅下降,为患者争取更多优惠。冠脉支架作为集采的首批耗材,在价格方面首战告捷,此时遭到谣言的集中围攻,很可能让不明就里的公众对于耗材集采模式产生质疑,进而影响到这一模式的效果评估与推进速度。
“谣言止于智者”,广大消费者需要提高辨识能力,不要随意转发或盲目相信。谣言止于相关部门能及时解疑释惑,对于低价如何产生、质量怎么保证,拿出强有力的理由来说服公众。谣言还止于打击和治理,查找并消除谣言源头、不让借谣言骗流量成为可能,对于阻断谣言和消除谣言影响都大有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