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几篇棋评都与马晓春有关,因此就有棋友在后台问我;“胡老师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马晓春?”
其实最近我正好在看马老师自战讲解的书,一边看一边有新的感悟,所以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。
当然马老师也是我喜欢的棋手之一。
马老师在细微之处,也就是在对局部子效的理解上,有自己的独到之处。
比如大家认为很正常的一个定式,他却能从中看出不一样的玄机,并对此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看法。
今天这篇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马老师的独到之处:
图1:还是上篇一招棋背后的故事(4)中马晓春执黑和小林光一的对局,只是现在正处于序盘阶段。
左下角刚结束了一个古老的大型变化。在这个局部中,马晓春因为忽略了小林光一的一步妙手而遭到亏损。
不过在围棋序盘阶段,局部只要不是崩溃了,其亏损并不是绝对的。
就像马晓春在他的著作《笑傲纹枰,十二胜局揭秘》中所说的:
“左下的局部告一段落后,有认为白棋便宜半手棋,甚至还有认为白棋便宜一手棋,而我认为白棋只是有利一些。围棋的魅力在于随时都在变化,所谓有利,还要看怎么利用的一面。”
马晓春的这段话,放在现在的AI时代尤其受用。
如果我们序盘阶段只根据AI的胜率来选择下法,而没有去理解和分析其背后的利弊关系。
那么也许暂时你的胜率会稍高些,可若你不知道如何利用局部后续的子效来发挥其作用,那这个胜率对于你来说,很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数字罢了。
果然,马晓春话音刚落,小林光一在优势意识下,下出了白44这步缓手。
白44拆二是防守的下法,但此时白左下三角外势那么厚,白棋当然应该在A位尖顶整体攻击黑三角一子,这样才能将左下白三角外势的作用(也就是马晓春所说的有利的一面)给发挥出来。
白44拆二后,给了黑三角一子腾挪的空间。
那作为黑棋来说,此时该如何利用白44这步缓手来做文章?
正好左上局部也是个实战中经常出现的棋型,所以我在此敲个黑板,以下的内容,请大家仔细观看,这对于你们在实战中的运用会很有帮助。
图2:面对白三角一子的夹击,黑1先手飞一下后黑3跳出,看着黑棋出头了没啥危险,但是白4跳一下后白6大飞,白左右两块皆是好形并已安定,而反观黑左上四子,非但自身没有眼形,往外也是漫漫长路。
像这种单方面逃孤的状态,作为黑棋一方来说,是不可取的。
所以黑棋还是要想办法就地腾挪转身。
图3:黑1直接点角是最简单的转身手法,至白12,黑棋在左上先手活了一个角。
但是这个角活得着实委屈。白棋今后A位一路扳粘都是先手(白A、黑B、白C,黑若脱先,白棋有D位的手段),白左上外势铁厚无比,与左下白三角外势遥相呼应,黑棋不能满意。
在此图的过程中,黑11不可省,不然白棋A位一扳,黑角就死了。
看来对于黑棋来说,寻求转身的同时,还要注意转身的质量:
图4:实战马晓春黑45、47托了连扳,是这个常见棋型的经典转身手法。
黑45、47这两招让白棋很头疼:
图5:黑三角连扳时,白1若是粘上,那黑2一虎,就在局部构成眼形极好的棋形。
对此白3再长着破黑眼形已经慢了一拍,黑4先手顶一下后,黑6都可以脱先它投了。以后左上角白A、黑B、白C、黑D二路扳一下后黑F位一虎,黑棋局部净活。
这白棋是无法接受的。
此图中白5若是改在D位下立,那黑棋就在G位扳着做活,左上黑棋连着边活到白角上,活得舒坦。而白棋外面还没封住黑棋。白棋依然不能满意。
这里白棋局部以多打少,怎么也不能让黑棋全身而退:
图6:实战小林光一选择了白48、50打了粘,问黑棋要不要救黑三角这颗子。
对此黑棋若不舍黑三角一子,而在A位渡过将其救回的话,就中白棋的计了:
图7:黑1是可以把黑三角一子救回,但这样白2下立后,黑左上大块整体没有眼形了。
于是黑3只能贴出,白4先手尖刺一下愉快之极,然后白6、8是攻击的好调。
此图黑棋还是自己单方面逃孤,显然不能满意。
其实大家拿此图和图5相比,就能看出白2的位置明显优于图5中A位粘的位置。这个子效的差别,是黑棋苦战的原因。
图8:所以当小林光一白50粘上的时候,马晓春黑51吃白46一子转身才是正着。
以下至黑59,黑棋在角上活得很舒服,虽然白棋得到先手,但是白外围并不厚实,黑棋保留着A、B、C等逆袭白外势的手段。
在这个过程中,白52若是直接在白56位冲下,黑棋可D位顶着吃白46一子,这样白棋外面将更薄,所以白52是苦肉计。
这个实战图,黑棋明显优于图3简单点三三的下法。
这样整个左上的战役告一段落,就局部而言,双方各有所得,大致两分。
而且黑45—黑57这一串下法,在25年前,是江湖上公认的定式,对局双方一般都会有默契的下成这样。
但是从全局而言,白棋在左下三角外势的支援下,还让黑棋在左上舒服的活个角,总觉得把左下白三角外势的威力给大材小用了。
那么作为小林光一来说,从白44(白圆圈一子)拆二夹攻开始,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图9:无论是在25年前还是现在,江湖上对小林光一白44(白A位一子)拆二这步棋肯定是有意见的。
左下白棋那么厚实,白棋当然应该白1尖顶总攻黑三角一子,这样才能将左下白三角外势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。
黑2必须长,然后白3夹攻,这样白棋角有了,边也兼顾,顺便还攻着黑棋。何乐而不为?
其中白3要是狠一些的话,还可以考虑从B位镇着攻过来,由于左下白C位叫吃是绝对先手,黑棋就地还不好搭根据地。
所以白44的确是一步大缓手。
但除此之外,似乎我们就看不出小林光一还有什么问题了。
但是马晓春在他的自战解说中,认为小林光一还有一步很隐蔽的问题手:
图10:马晓春认为当黑45、47托了连扳时,小林光一白48、50是问题手。
但是在25年前人们的常识中,白48、50是再正常不过的手段,也是大家公认的定式下法,怎么会有问题呢?
我们来看看马晓春对此是怎么说的:
图11:马晓春在自战解说中说到:
“白1冷静地单立,是不易注意的场合好手”
对此他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:
图12:由于马老师的观点很有意思,我就尽量将他的原话分享给大家:
“白1下立后,黑2虎是必然的手法,当白3断打时,通常白棋会担心黑4做劫,因为这个劫黑棋较轻,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:
1:现在局面黑棋没有劫材,黑棋打不赢这个劫(白棋左下还有A位一枚超级劫材)
2:由于周围都是茫茫三角白阵,所以黑棋此劫也不能轻易言败,因为一旦劫败,被白7消劫后,左上基本都将成为白棋的实地。这黑棋是受不了的。
所以黑4在目前的场合下,是不敢轻易做劫的。”
图13:当白3打吃的时候,既然黑棋不能做劫,就只有黑4粘上,那么白5吃黑一子也不可省,这关系到双方的根据地。
接着黑6打吃是黑棋所得的报酬,不然黑自身钉四的愚形就显得太丢脸了。
纵然黑6打吃看着很爽,可左上黑棋大块还是没有很好的眼形。白7飞是先手,黑8、10大致需要出头。如此左上角暂时告一段落。
左上黑大块依然处于“欠债”的状态。
白11脱先抢占挂角的要点后,由于左上黑大块拖累着黑棋,全局白棋看着很生动。
马晓春对此总结道:
“由于打劫不利,黑4只能忍耐,那白5拐吃得角后,黑6难以构成好形。今后黑棋大块还留有被攻击的手段,黑难免被动。因此可以认为,白1单立是此际的最佳。
最后马晓春还补了一句:
“不过白1单立的手法不易在对局中弈出。”
马晓春最后补的这句话很有意思,因为白1单立这步棋,在现在的AI时代,由于是AI经常推荐的一步棋,所以几乎人人皆知。
职业比赛的棋局中经常会出现白1单立的身影。
但在25年前,这步棋绝对是冷门般的存在,很少有人去问津。大家普遍都会选择小林光一实战的下法,因为那是很流行的定式,就像现在点三三定式一样。
所以马晓春才会认为这步棋不易在对局中弈出。言外之意就是这步棋很难去想到并下出来。
但马晓春对此却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,这就是我为什么对马晓春推荐的白1这步棋印象深刻的原因。
为了从侧面再去印证一下马晓春的判断,我特地用绝艺看了一下马老师推荐的这招白1下立:
马晓春推荐的这步白1下立,正是绝艺的首选。
当然我不是想表达马晓春推荐的这步棋因为得到了绝艺的认可,所以特别牛。
我想表达的是:
在25年前,在小林光一白48、50打了粘的下法是当时公认的定式和主流下法,而白1下立则还是非常少见或者说是非主流的下法时。
马晓春却能想到并推荐白1下立这个下法,并为此提供了对白1下立的利弊分析,以及为什么在此场合下可以这么下的理由和依据。
这其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和独到理解,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
所以当我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,是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。
我们虽然不能说马晓春超越了当时的时代,但起码通过他对白1下立这步棋的理解和阐述,我们可以看出,他在对局部棋形子效上的理解,不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而且没太受到那个时代主流意见的束缚。
这,我想就是他为什么能成为最顶尖棋手的理由之一吧。
虽然在当下的AI时代,创新和摆脱时代主流意见的束缚变得更难了,但是棋盘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。
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尽量能保持着独立思考,并留下属于自己对围棋的理解和观点,让25年后的小朋友看来,2020年的围棋,依然充满着棋手自由的思想和独到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