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围棋,是我一生的情人。”当一位围棋痴迷者深情表达时,流露的情感如此自然而真实,没有一点浮夸与造作。他眼前,还摆着361颗黑白棋子;他身后,已留下30年昼夜棋路。1973年出生的朱健华,“棋情”深厚,藏于一心。
中学恋棋:从不参加晚自习 高考前通宵下棋
“我是义乌人,1988年读高三时,因为父母工作原因,转学插班到金华二中读书。”特立独行的朱健华,每到傍晚放学就飞奔出校园,因高三走读也就未参加过晚自习,课余也很少在学业上花时间,只因他心有所属。
“因为爱好围棋,那会我认识了时任市棋类协会副主席、秘书长的许纪全老师,高三那年,我经常吃过晚饭就去找他下棋,两人经常下到凌晨两点。”朱健华开心地回忆着。
1985年冬天,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,聂卫平为中国赢得了擂台赛的胜利,并且蝉联三届冠军。“那年,我二哥在义乌市后宅中学任教,他和同事们经常一块下棋,每当看到他们摆谱我就忍不住前去围观,逐渐对围棋产生了兴趣,那时我哥怕影响我学习常常阻止我。到了1986年中考前后,我终于按捺不住了,开始找对手下棋,水平很快超过了学校的老师,他们都有些郁闷。”耳濡目染间由围棋启蒙到围棋“初恋”,那年,朱健华13岁,从此,“围棋之恋”一发不可收拾。
十六七岁的朱建华正值精力充沛的年纪,他常常去工人文化宫找高手对弈,进步神速。甚至高考前的一段时间,其他同学都忙着紧张复习,他倒是依然不紧不慢约人下棋,甚至一下就是一通宵。就这样,朱健华在围棋中成长,作为金华标志性的围棋人,并与棋共舞至今。
大学痴迷:“混迹”上海围棋圈 屡屡夺冠“被留校”
真正最痴迷是在他大学阶段。“我5岁开始上小学,比别人早两年,所以在同年级同班级的同学中,我年龄最小。”朱健华说起曾经的围棋疯狂史,自信而骄傲。
吃过午饭,他便从上海铁道大学(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)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,从下午一点半始一直下到晚上九点,每次都是踩着宿舍熄灯的时间点到校。在围棋对弈中,朱健华与各路高手切磋技艺总能见招拆招,水平也迅猛上升。在最痴迷的年纪“混迹”相对高水平的上海围棋江湖,朱健华如鱼得水,甚至靠着下棋赚到了生活费和零花钱。
在大学,朱健华也是学生会干部,大一首次参加学校围棋比赛便一举夺冠,从此风靡校园。1993年春天,临毕业那年,他又代表母校去参加普陀区职工围棋大赛(市一级赛事)获冠,为学校赢得了荣誉,当时同行的还有大学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和大学人事处干部科科长,两位老领导都非常欣赏这个20出头的小鬼,执意将朱健华的毕业档案从上海铁路局转回到学校。“于是,我‘被留校’了,在大学学生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做秘书工作。实际上,在那批学子中,我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,但因为围棋,我的人生拐弯了。”讲述过往,朱健华没有太多的感慨,反而略显平静,尽享人生曼妙风景。
人到中年:经营人生不贪胜 愿“为他人作嫁衣”
1999年,朱健华参加TCL全国性围棋比赛,获浙江省分区赛4段组的亚军,“当时冠亚军可以升5段,所以我在1999年就拿到了‘业余5段’,成为当时金华拿到最高级别证书的第一人。”
此外,朱健华分别于1995年、1997年、2002年、2009年获得四次金华大市个人冠军。这份成绩单在金华围棋圈首屈一指。
关于围棋,朱健华从年少时争强好胜、锋芒毕露,到现在胜固可喜、败亦欣然,三十年回首,往事如烟。如今,朱健华对于钟爱一生的围棋可谓热衷又淡泊。“与围棋相伴30年,我始终保持阳光心态,随遇而安又积极向上。我不会再为捍卫所谓的名誉费神费力了,人生还有很多更重要更有趣的事值得去做。”
面对如今年轻的后辈们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,朱健华欣慰地说:“他们就是一股新生的力量。而我,‘人到中青年’就该做我该做的事了,不同的人生阶段该沉淀不一样的自身价值。”
2016年9月,金华围棋俱乐部顺利筹建,作为俱乐部的技术王牌,朱健华积极协助俱乐部开展各项活动。“事业、家庭、爱好、公益等,人生从来没有像现阶段这样充实过,尤感时间饥荒,眼下的每一个角色都肩负责任。”
他坦诚地说:“围棋,是我一生的情人,是这辈子都不可能丢掉的东西,我崇尚快乐围棋、健康围棋,每一次的投入都是愉悦的。但当回归大生活,我会将所有的事项重新进行价值排序,围棋不再是当下最迷恋的天地,但终将以一颗平常心守护它,任其在我生命中顺其自然地存在着……”